日照市聊城商会

  • 时间:2014-03-05 14:21
  • 来源:
  • 作者:
  • 浏览: 1058 次
临清青年离家到北京,为父母手绘微信教程 3月3日,张明向聊城晚报记者展示了他制作的手绘手机微信教程完整版。 教程共9页,非常直观易懂,前面…
  临清青年离家到北京,为父母手绘微信教程

  3月3日,张明向聊城晚报记者展示了他制作的手绘手机微信教程完整版。

  教程共9页,非常直观易懂,前面两页扉页上分别是“目录”和“张明对爸爸妈妈的祝福语”。

  目录下面还特别提示“慢慢看,不着急哦”,话语体现了一个游子对父母的真挚的感情。

  在第二扉页上面,张明特意在上面制作了一条题目“教爸爸妈妈使用微信”,题目下面绘有绿色的微信图标,右面张明特意用红笔注上“点击进入微信界面”。

  下面是张明写给爸妈的祝福语:“亲爱的爸爸妈妈,儿子不能时常陪在您二老身边,既然不能很快掌握微信使用,就慢慢翻阅此册,但愿能解决二老焦急的心情。祝愿爸妈生活愉快!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随后的几页中,对微信的如何使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介绍,“右图是儿子的账号,您只要点击一下,就能进入与儿子信息互动界面”,右面特意标注“点击和儿子聊天”的提示。让对微信一知半解的父母看起来简单易懂,非常方便。

  张明家住临清市东兴街,2010年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动画专业,目前在北京彩翼艺术培训有限公司工作。

  他说,以前与父母沟通的方式就是打电话,今年春节他回家时给父母各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就是为了今后沟通起来更加方便

  春节期间,张明在父母各自的手机上下载了微信,并手把手地交给父母怎样使用微信,起初父母学起来有点眼花缭乱,教了一两遍还是忘这忘那,好不容易妈妈学会了发送语音信息,忙过一阵又忘了。

  离开家前夕,张明又教了一边,让父母随时与他微信联系,父母也答应下来了。

  可是,张明回到北京后,老是接不到父母的微信消息,后来电话中得知,父母忙起来后早就把微信操作的步骤给忘了,所以没有发微信信息。

  知道这种情况后,张明下决心教会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用微信。

  对微信操作娴熟的张明发挥自己的美术专长,一点一点地用手绘制了一本手机微信教程,然后传给父母,这让父母异常感动。

  张明说,起初他只将教程部分内容发到自己的微信上,也没想到会被疯传。

  随后,这份手机微信教程被他的同学传到微博上时,才广为人知,这出乎他的意料。

  “说实话,给父母绘制手机微信教程就是一种亲情的表达,常在父母身边的人难以体会,当你不在父母身边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张明说。

    教程让父母很自豪,张明成孝亲榜样

  “临清电视台的刚走,还有外地新闻单位的也打电话联系。没想到,孩子教给俺用用手机,结果在社会上反响这么大。”张明的妈妈李桂清非常自豪。

  张明的爸爸张永贞插话说,亲朋好友和邻居也都问这个情况。儿子有这份孝心真的让他很感动。

  “以前孩子在家时就很懂事。自从上了大学以后,更是感到亲情的重要,时常给家里打电话。孩子参加工作以后,当父母的也不愿多打搅孩子,况且我们每天也挺忙,也没那个时间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张永贞说,今年春节儿子回家过年时,不但买了液晶电视,而且还买了电脑和摄像头,教他们上网聊天和视频通话。

  “这把年纪了,孩子教时,也没太放到心上,过后就忘了。谁知道,孩子给买大屏幕的智能手机,是为了随时随地能联系父母。”说着,李桂清开心地笑了。

  李桂清说,孩子这么用心,他们再学不会,当父母的也过意不去了。现在老两口都能熟练地操作微信,时不时给孩子留个笑脸。想到什么事时,随时能发一个语音留言,这不但能让孩子感觉父母就在身边,而且也拉近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有一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感觉,挺好!

  聊城市老龄委副主任王世君说,临清小伙张明的做法体现了敬老的一种美德。他手绘微信教程手册教父母学微信给他的同龄人树立了一块亮丽的模板。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